1. 命令简介
top 是最最常用的监测Linux机器性能的命令,它能够实时显示机器的CPU、内存、磁盘负载等情况
2. 实例显示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top指令板展示出来的各种信息的含义,争取不做糊涂人!
3. 选项说明
第一行信息
top - 19:47:28 up 19 days, 20:15, 1 user, load average: 0.08, 0.05, 0.01
名称 | 含义 |
---|---|
top - 19:47:28 | 当前系统时间 |
up 19 days, 20:15 | 机器已经运行了多长时间 |
1 user | 当前机器有1个用户在使用 |
load average: 0.08, 0.05, 0.01 | CPU 在1分钟、5分钟、15分钟内的负载情况 |
这里要给大家着重解释一下这里CPU负载是什么意思,我这边是一台2c4g的ECS云服务器。所以,假设我们拥有一台2核的CPU,此时如果你的CPU负载是 0.08,这就说明,2核CPU中连一个核都没用满,2核CPU基本都很空闲。
如果你的CPU负载是 1,那说明2核CPU中有一个核已经被使用消耗完了,另外1个核还是比较空闲一些。如果你的CPU负载是 2,那说明 2核CPU都被拉满了。如果你的CPU负载是 3,那说明 2 核被繁忙的使用还不够处理当前的任务,很多进程可能一直在等待CPU去执行自己的任务。
好了,现在大家应该清楚CPU负载的概念和含义,现在在详细了解一下load average实际上是CPU在最近1分钟、5分钟、15分钟内的平均负载数值,上面最大的数值0.08,说明CPU就没怎么用。
第二行信息
Tasks: 116 total, 1 running, 115 sleeping, 0 stopped, 0 zombie
名称 | 含义 |
---|---|
Tasks: 116 total | 总进程数 |
1 running | 正在运行的进程数 |
115 sleeping | 正在睡眠的进程数 |
0 stopped | 停止的进程数 |
0 zombie | 僵尸进程数 |
说实话,我是第一次知道僵尸进程,之前使用top命令,都是打眼一看自己想要的信息,其他点都是选择性忽略,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得改!
僵尸进程是指一个已经终止但其父进程尚未对其进行善后处理获取终止进程的有关信息的进程(注:获取终止子进程的有关信息、释放它仍占用的资源)
第三行信息
%Cpu(s): 1.3 us, 0.5 sy, 0.0 ni, 98.0 id, 0.0 wa, 0.2 hi, 0.0 si, 0.0 st
名称 | 含义 |
---|---|
%Cpu(s): 1.3 us | CPU占用率(%),用户进程占用CPU百分比 |
0.5 sy | 系统占用CPU百分率 |
0.0 ni | 用户进程空间内改变过优先级的进程占用CPU百分比 |
98.0 id | CPU空闲率 |
0.0 wa | 等待IO的CPU时间百分比 |
0.2 hi | 硬中断(Hardware IRQ)占用CPU的百分比 |
0.0 si | 软中断(Software Interrupts)占用CPU的百分比 |
0.0 st | 虚拟机占用百分比 |
第四行信息
MiB Mem : 3736.1 total, 754.1 free, 747.6 used, 2234.3 buff/cache
名称 | 含义 |
---|---|
MiB Mem : 3736.1 total | 物理内存总量 |
754.1 free | 内存空闲量 |
747.6 used | 内存使用量 |
2234.3 buff/cache | 缓存的内存量 |
对于内存而言,一般来说,如果内存的使用率在80%以内,基本能接受,算是在正常可控范围内,但是这个时候要多监测,阈值提醒做起来,防止使用率过高。
第五行信息
MiB Swap: 1025.0 total, 1025.0 free, 0.0 used. 2689.6 avail Mem
名称 | 含义 |
---|---|
MiB Swap: 1025.0 total | 交换区总量 |
1025.0 free | 空闲交换区总量 |
0.0 used | 使用的交换区总量 |
2689.6 avail Mem | 用于进程下一次分配的物理内存数量 |
对于内存监控,在使用top观察机器时,对于swap交换分区的used要多注意,如果这个数值在不断的变化,说明内核在不断进行内存和swap的数据交换,表明内存可能真的不够用,这个时候你就要考虑加物理内存了
第六行信息
PID USER PR NI VIRT RES SHR S %CPU %MEM TIME+ COMMAND
名称 | 含义 |
---|---|
PID | 进程ID |
USER | 进程创建者 |
PR | 进程优先级 |
NI | nice值.越小优先级越高,最小-20,最大20(用户设置最大19) |
VIRT | 进程使用的虚拟内存总量,单位kb。VIRT=SWAP+RES |
RES | 进程使用的、未被换出的物理内存大小,单位kb。RES=CODE+DATA |
SHR | 共享内存大小,单位kb |
S | 进程状态。D=不可中断的睡眠状态 R=运行 S=睡眠 T=跟踪/停止 Z=僵尸进程 |
%CPU | 进程占用cpu百分比 |
%MEM | 进程占用内存百分比 |
TIME+ | 进程运行时间 |
COMMAND | 进程名称 |
系列推荐
- 日更第1天:Linux常用命令之dnf用法
- 日更第2天:Linux常用命令之cp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