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三)
1、简述面向对象分析设计的三个模型。
三个模型: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功能模型。
(1)对象模型描述系统的静态结构,包括类和对象,他们的属性和操作,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构造对象模型的目的在于找出与应用程序密切相关的概念。对象模型用包含对象及对象的关系图表示。
(2)动态模型着重于系统的控制逻辑,考察在任何时候及其关系的改变,描述这些涉及时序和改变的状态。动态模型包括状态图和事件跟踪图。状态图是一个状态和事件的网络,侧重于描述每一类对象的动态行为。事件跟踪图则侧重于说明系统执行过程中的一个特点“场景”,也叫做脚本,是完成系统某个功能的一个事件序列。脚本通常起始于一个系统外部的输入事件,结束于一个系统外部的输出事件。
(3)功能模型着重于系统内部数据的传送和处理。功能模型表明,通过计算,从输出数据能得到什么样的输出数据,但不考虑参加计算的数据按什么时序执行。功能模型由多个数据流图组成,它们指明从外部输出,通过操作和内部存储,直到外部输出的整个数据流情况。功能模型还包括了对象模型内部数据间的限制。功能模型中的数据流图往往形成一个层次结构,一个数据流图的过程可以由下一层的数据流图作进一步的说明。
2、UML里面有哪些图?
UML图包括9种:使用案例图、类图、对象图、构件图、部署图、活动图、协作图、状态图、序列图。在这些图中使用案例图、类图、序列图是最有用的。
(1)需求
采用用例图描述需求。
(2)分析
采用类图描述静态结构。
(3)设计
采用顺序图、合作图、活动图、状态图描述动态行为。
(4)实现
将类用某现象对语言实现。
(5)继承与交付
构件图、包、部署图。
(6)测试
单元测试——类图和类的说明书。
3、软件系统的三个测试阶段
开发测试:在开发过程中对系统进行测试以发现bug和缺陷。
发布测试:在系统发布给用户之前,单独的测试团队测试系统的完整版本。
用户测试:其中系统的用户或潜在用户在自己的环境中测试系统。